中视快报网官网(ccutv.cn)中视新闻
稿源:上海市政府网 编辑:刘伟
记者 张杨
通过“银行+保险”,形成“金融+航运”合力。这样的化学反应来自近日中国银行、中国人保集团共同研究形成的《中国银行、中国人保共同支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这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首次迎来两家跨领域金融机构共同提出的金融服务工作方案,一系列举措涵盖了整个航运产业链和生态圈,也体现了中央金融机构对于上海发展的坚定信心。
三个方面发力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上海配置全球资源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长期奋斗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经在全球排名前列。但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上海在航运高端服务业方面的短板亟待补齐,想要实现“国船国造”“国货国运国保”,需要另一个中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银行和人保集团两家中央金融机构的跨界合力,就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联动发展带来了新的样本。
《方案》充分发挥中国银行和人保集团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企业的特色优势,从“服务航运安全、服务贸易便利化、服务绿色转型”三个方面细化明确了29项具体举措。
服务航运安全方面,推动以人民币全链条结算为核心的银行保险产品服务流程融合;建设风险保障自主规则,如研发中国进出口货运险英文条款及配套融资产品,保费和赔款采用人民币结算,仲裁地优先选择上海,对于使用该条款的客户,中国银行与人保集团给予融资授信支持、费率优惠等金融服务政策;促进航运生态圈建设,推动境内外更多市场主体集聚上海。
服务贸易便利化方面,增强航运和金融数字化联动,推进航运金融数字化转型。如人保集团和中国银行推动实现电子单证金融保险业务流程融合贯通,研究信用证线上流转的可行性方案,共同研发设计船舶保险融资服务数字化方案;创新研发航运指数保险及关税保证保险,创新合作为出口企业提供“货运险+出口信用险+出口产品责任险+银行贷款”的“3+1”一揽子服务方案;共建海外服务网络,共建服务上海的航运综合金融一站式服务模式。
服务绿色转型方面,支持船舶建造、邮轮经济、航运绿色转型发展;建立绿色银团贷款、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保险评价机制;助推长三角世界级港口港航群建设,探索开展船公司碳排放额度质押贷款等业务,推进保险产品在绿色码头建设中的应用。
中国银行和人保集团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分别发挥全球化优势和航运保险示范引领作用,打造面向境内外航运、造船、港口、物流等航运产业链主体及相关金融机构的开放性合作平台,依托上海金融要素市场聚集的特点,拓展航运生态圈服务体系,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及境外机构“引进来”,助力航运“朋友圈”扩容。
三个聚焦引领
梳理《方案》29条措施,不难发现其聚焦的正是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具有很强的引领性和创新性。
强大的航运中心,必然强在话语权。《方案》聚焦建立“上海标准”,助力提升航运金融领域中国话语权。多项举措抓住绿色航运规则形成机遇期,及全球承保能力“再布局”窗口期,增强航运绿色金融和航运保险相关规则主导权,同时加强人民币在航运金融全链条中的地位,推动增强上海航运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影响力。
强大的航运中心,还强在创新。《方案》聚焦航运贸易数字化,助力上海增强全球竞争力。作为航运贸易数字化创新合作联盟创始会员单位,中国银行将与人保集团一起积极参与航运贸易数字化各项功能构建。双方将继续推进电子提单场景创新相关工作,并共同研究推进电子保单在结算业务中的应用,推动打造航运新优势。
强大的航运中心,更强在生态。此次携手跨界的模式,不仅聚焦营造航运开放合作的生态,也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2024年底,上海市与部分中央金融机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此次中国银行和人保集团迅速出手后,相信会有更多中央金融机构开始在上海进行更为前沿的探索。
上海市委金融办表示,未来将推动更多金融机构参照这种跨界合作模式,集中各自优势、抱团合作,进一步完善金融开放合作生态,更好支持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四个领域提升
实际上,近年来上海持续加大金融支持航运发展力度,提升航运服务水平,成效逐步显现。《方案》中的多项举措,也是上海市正在进行以及准备推进的金融工作。
航运金融衍生品领域,2023年8月18日上海创新推出航运指数期货,填补了中国航运衍生品市场的空白,上市以来成交量远超境外4家期货交易所。截至2024年底,该指数期货累计成交4669.22万手,总成交金额超3.98万亿元。
航运保险领域,上海首先在顶层设计发力,印发《关于推动上海航运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市场体系、市场治理、营商环境、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对打造上海航运保险中心作出部署。同时,依托再保险“国际板”,加强航运再保险集聚发展并完善相关产业链条。截至2024年底,共计16家保险公司、3家再保险公司获批在上海设立再保险运营中心,1家再保险公司获批筹建分公司,3家经纪公司获批设立经营再保险业务的分支机构。
航运跨境结算领域,上海持续推动便利化,发布《国际船舶管理自由贸易账户服务方案》,并明确外籍海员薪酬服务方案。支持浦东新区依托自由贸易账户开展针对国际船舶管理企业的跨境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指导金融机构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向符合条件的航运企业、船舶管理企业提供包括结算、汇兑、融资以及跨境资金池在内的全流程适配国际航运特点的金融便利化服务。2024年全年,在沪重点航运企业跨境人民币收支241亿元,继续保持增长。
航运融资领域,上海以全国领先的融资租赁实力,大力发展飞机、船舶等融资租赁业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公司设立专业子公司和特殊项目公司(SPV)。2024年,临港新片区新设SPV共21家,其中飞机、船舶共19家。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中视快报网官网www.ccutv.cn/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 于 2025-02-23 15:28:31发表在中视快报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
中视快报网本文链接: http://www.ccutv.cn/news/9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