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视快报网官网(ccutv.cn)中视新闻
汉字在韩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当时汉字作为国家的文字统一使用。直到19世纪末,韩字主要作为学习汉文的辅助工具而使用,并没有真正实现其国字的地位。在古代朝鲜半岛,汉字不仅是官方文字,还被用于各类教育,被认为是区分贵族/知识分子与平民的重要标志。
尽管韩国在近代推行了限制汉字使用和韩文独用的政策,但仍存在着大量的汉语语源词汇。特别是在正式场合,如为先人送行的祭礼、 AlphaGo和李世石围棋人机大战后的证书等,汉字的使用十分普遍。此外,韩国人在身份证、名片上也会使用汉字标示,甚至在路牌、历史地名人名和典故及有汉字的俗语官方要求用汉字注明,法律用语等文件也会有汉字出现。
韩国的汉字、汉文教育曾经作为一门独立于国语教育的单独科目存在,但目前在韩国学校中,汉字教育已经变成选修课,是否学习完全凭学生自愿,而且即使学习的学生也基本不需要接受任何考试。这种情况下,韩国学生的汉字读写能力普遍较低,这也导致了韩国社会中汉字的使用频率相对比较低。
从历史上看,汉字在韩国文化传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记录书面语的手段,还是区分社会阶层的标志。然而,在民族主义的影响下,汉字被排斥,而谚文则被提升为国家文字。尽管如此,汉字在韩国文化传统中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尤其是在文学、哲学等领域,许多经典的著作都是用汉字书写的。
总的来说,汉字与韩国文化传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尽管在现代社会中,汉字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它仍然是韩国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联盟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中视快报网官网www.ccutv.cn/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视点小U 于 2024-05-10 18:58:59发表在中视快报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
中视快报网本文链接: http://www.ccutv.cn/news/3189.html